
张彩霞,8590海洋之神教授/博导,国际新闻与传播实验室负责人,山东省首批“双带头人”教师工作室党支部书记、全省高校“双带头人”教师党支部书记“强国行”专项行动团队负责人;主持完成国家级、省级项目3项;出版专著1部,在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,成果被《新华文摘》论点摘编;智库报告获中共中央办公厅等部门采纳。先后获优秀“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一等奖”“课堂教学效果优秀教师”“研究生教学成果一等奖”。
张彩霞教授事迹介绍
从教廿五载,张彩霞教授始终坚守“立德树人”教育初心,以品德铸师魂,深耕思政教育的沃土;以真情系成长,夯实育人育心的根基;以专业为桥梁,做“知行合一”的引领员。
以德立身:做立德铸魂的践行者
张彩霞教授爱岗敬业、治学严谨,为人师表,身正为范。作为山东省首批“双带头人”教师工作室党支部书记,她不仅将思政融入课堂之中,以润物细无声方式教书育人,还依托党支部以“立德树人”为宗旨,与校档案馆、校史办、校团委等单位成功举办“校史中的党史故事”创意大赛,推动全校师生以史铸魂,传承红色基因,实现思政教育“小课堂”与“大课堂”深度融合。
张教授坚持“五育并举”教育理念,策划和建设五育课程体系。基于学校对劳动理论教育的急迫需求,她整合校内外教学名师,充分发挥山大文史见长特色,立足交叉交融学科,开设“马克思主义劳动文化观”通识核心课,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“根脉”与马克思主义的“魂脉”紧密联系,并形成具有山大学派特色的教材,以创新体系弥补该领域的不足。
组织的相关活动被中国新闻网、《中国青年报》、山大视点、学院网站所报道。
以情育人: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
张教授主张浇花浇根、以情育人;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、分层教学,传播先进文化与正能量。对学生严在当严处、爱在细微中。她总能把晦涩的知识讲解得通俗易懂,妙趣横生,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收获颇多;还通过“导学思政”下午茶、座谈会等方式,与学生交流“好老师的标准”“怎么做学问”“如何应对焦虑”等问题,为处于迷茫期的学生指引方向;所指导的硕博研究生多人获得省(部)级、校级奖励,毕业生全部实现高质量就业。在学生眼中,她既是严谨治学的良师,指引着前进的方向;又是知心相伴的益友,给予关爱与力量。
作为首批入选全省高校“双带头人”教师党支部书记“强国行”专项行动团队负责人,张教授不仅做好校内学生的引路人,还指导山大学子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奉献社会。她精心指导大学生参加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、“党史新声”宣讲、“路通喀什”线上支教队赴日喀则的公益支教等实践活动;组织多个学生团队对媒介素养现状、国际传播能力等问题开展社会调查,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。面对当代青少年普遍存在的信息甄别能力弱、网络道德意识不足等问题,张教授勇担教育使命和社会责任,秉持“赋能数字公民,培育未来传播者”理念,面向全国策划并组织开展“智媒先锋•媒介素养进校园”系列宣讲活动,将党建与专业相结合,着力缩小城乡、校际“数字鸿沟”,为培养新时代“有为”青年贡献山大力量。
张教授以严谨治学与人文情怀并重的模式培养学生,是学生锤炼品格、学习知识、创新思维、奉献祖国的“引路人”。
以知促行:做服务社会的实干者
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,张教授长期深耕国际传播领域,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,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2项,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基地项目、省人文社科项目6项;独立出版学术专著1部,在《现代传播》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,相关成果被《新华文摘》“论点摘编”。
张教授利用自身专业特长,紧贴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开展研究,为党政机构科学决策提供战略咨询;撰写的智库报告被中共中央办公厅等单位采用;相关研究成果被列入“山东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十三五规划”;带领团队面向全省开展专业新闻人才培训,累计覆盖超6000人次;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聘为全媒体节目评审专家,为总台国际传播发展提供建议和创新性思路;还为省广电监测机构提供工作建议,有力维护了全省意识形态阵地安全。
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”。张教授对教育事业的炽热情怀,如薪火相传的火种,照亮莘莘学子的求索之路,谱写着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动人篇章。